教育的改变无法速成,我愿用“一生一事”欣见整片森林
图丨yilaiming
◑
细说从头
台湾师范大学毕业后,命运将我带到都会边缘,一个坐落在浅山怀里,全台北市最小的中学。
这所学校创立于1968年,创校之初全校总共12个班,我未曾参与早期的荣景,却在尚未有少子化现象的当时,就见证了它渐渐走向衰败的惨况。当时因为竞争力不足等因素,学生逐年流失。
而这里的环境虽然如同孩子一样单纯,却少了几许绿意。如果忆起那首儿歌“我家门前有小河,后面有山坡……”,是会让人流泪的,因为有的只是光秃的后山与污染的河水。
图摄于1984.05.08
时间是一把不朽的雕刻刀,在我青春的脸庞,在生活的土地,点滴刻画,日夜不停。十多年之后,绿了山坡、清了溪流,也萌芽了生态理想。
图摄于2003.02.14
◑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1997年,一个寻常的早晨,孩子抓了一只闪着紫色金属光泽的大天牛问我“那是什么?”
我陷入了回忆,大学修昆虫学时,期末要缴交两盒标本,我和同学上擎天岗采集,那一天的成果中最想偷偷留下,不舍教给老师的就是它——紫艳白星大天牛。
二十年不见,如今现身校园,内心激动难掩,于是和孩子分享了这段浪漫美丽的陈年往事,也告诉孩子:它们以木兰科植物为食,食物丰富,动物就回来了。
台下,发亮的眼睛告诉我,只要正确引导,孩子们就会开始关心起生活周遭的物种,留意大自然中四季的变化。
可惜生物课有既定进度,想多介绍校园动植物或引导孩子做生物观察、纪录都因时间因素只能点到为止。
而我持续背着相机,收集校园暨周边环境的生物素材,并在1999年制作“李老师教室”网站,协助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紫艳白星大天牛,又名丽艳大星斑天牛。
学名:Calloplophora albopicta
◑
我一直在准备中
机会出现在“九年一贯”。
2001年9月“九年一贯”试行,2004年全面实施,然而它并不受欢迎,因为内容过于复杂,领域的划分太过粗糙,加上人们不喜欢改变。但九年一贯新课程具有“开放”的特色。
“开放”意谓着松绑,使课程走向多元化,如发展学校本位课程、开放弹性课程等。而事实是:许多学校的“弹性课程”沦为各科老师“抢”来挂羊头卖狗肉的升学填鸭时段。
老师们言之有理,“课本都上不完……”“时间真的不够用……”,老师们大多是认真的,但太认真了,以至于教太多、教太难;当然,也考太多。
2003年9月,学校于我授课的七年级课表中配置了一堂“弹性课程”,对我而言这正是我等待多年的“空白”,可以依据环境的资源,给孩子的需求涂上理想的色彩。
这个每周一节,没有固定教科书的“弹性课程”我视之为天上掉下来的礼物。我紧抓这个契机,开始利用多年来收集纪录的素材自编教材,开了一门“生态教育”课,充分发挥“弹性的力量”。
课程架构主要是运用在地的生态资源,结合生物课本、生活经验、生态素养三种元素。一般人可能把生物课想象得很有趣,但考试领导教学的风气中,课本常常轮为争取分数的工具之一,与生活、生态严重脱节。
例如,一朵花的构造,大家都会背:花萼、花瓣、雄蕊、雌蕊,但校园植物开花时大部分孩子是视而不见的,更别提一朵真实的花和课本上那朵花有何差异?此外,大家在食用蔬果时会链接课本的知识吗?知道一颗西瓜是由一朵小小的花朵中的子房发育而来的吗?除了连结生物与生活之外,修正一些令人疑惑的概念以提升生态素养也是我设计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
研发课程自编教材的这一年,形同是我教职生涯的分水岭。
◑
我看到了孩子的改变、自己的责任、学校的认同
由于学生对于这套课程的回馈,让学校看见自身“小而美”的优势,“生态”成了学校本位课程。
长期深耕之后让我以及学校得到一些奖项,例如学卓越奖,师铎奖。对于一个迷你学校而言,“教学卓越”在过去,是神话;在当下,是奇迹。
获师铎奖
但得奖不是生态教育的目的。传递我所坚持的理念,亦即“重生命,喜爱大自然”,透过这套课程引导孩子建立新的环境伦理及价值观才是我的希望。
由于网络普及,孩子白天上课,晚上回家上网、玩游戏,与土地越来越疏远。面对一群聪明但对自然无感的孩子,我期望创新设计的这套课程,可以打开他们的心,打开耳朵、眼睛、嗅觉、味蕾……引领孩子去体验大自然里触手可及的丰富与美丽,引导他们阅读自然文学、书写自然,以提升孩子对自己内心的察觉与感受能力。
这套课程随着环境变化与学生回馈我逐年修正,实施迄今已经十五个年头。这几年之间,我看到了孩子的改变,更清楚自己的责任,也得到了些许认同。
例如说“蛇”吧,山边的学校有蛇出没本是寻常之事,却因为人们与大自然过于疏离之故,面对蛇类仅剩“恐惧”的心情,多年来害怕学生被蛇伤害的同仁总是先下手为强,将蛇除掉,不管它有没有毒,不管它是不是保育类。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沟通,同仁们从“心”愿意放牠一条生路,也慢慢的建立起正确的保育概念。我更善用每次与蛇的巧遇作机会教育,教导孩子辨识蛇类并学习与它们和平共存,孩子们既爱又怕,但肯定是一堂有感教学。
一堂关于龟壳花的有感教学
与野蜂的相处也是这样的过程,从看到就打落,到自动为不小心误闯教室的野蜂关电扇、开窗户,在在都让我感受到生态教育课的功能与影响。
孩子们在回馈单上写着“回想刚进北政时,看着虎头蜂叫蜜蜂;看着日日春叫凤仙花;看着大肚鱼叫蝌蚪……一学期的生态课之后,无论是知识上或是心理上,我改变的程度,连自己都感到惊讶……”
这几年几位同事兼同好更是热心的协助规划、管理水池,收留我从外面捡回来的斑龟,经营养育、护蛙环境,协助台北树蛙、翡翠树蛙复育工作,也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活教材。
这些在大部分人眼里是既麻烦又无趣的苦差事,我们却乐此不疲。蛙鸣四起,小蛙长成,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再也不会欺负青蛙,学校特色便是在这样的气氛之下形成的。
校园中腹育成功的台北树蛙
经营一个无毒的环境,便可就近在校园池塘边赏蛙了
◑
挑战还在持续之中
维护校园生态难免遇到困难,挫折与灰心时更是需要省思与学习。
最大的困难就是学生安全与生物栖息地维护的冲突,其次是校园同仁的工作角色与生态素养。
野生动物栖地与人类生活空间重迭是既存的事实,若因无心之过而造成生物伤亡,虽然无可奈何,却可以当成生命教育与友善校园的讨论议题。我引导孩子思考“因维护人类安全而被牺牲的动物”人类该心存何种态度?理所当然?活该倒霉?死不足惜?还是该省思“唯人独尊”的观念是否正确?
校园中可以探讨的实例很多。例如,学校的树木茂密,动物才得以休憩,曾经我与孩子们经常观察校园中玉兰树上的紫艳白星大天牛、青斑凤蝶、褐树蛙、领角鸮、黑冠麻鹭,甚至是松鼠筑巢、飞鼠休息。
但是某一年夏天,错误的修砍树木与用药造成了局部浩劫,这些年紫艳白星大天牛几乎不见踪影。近年二度从顶芽修枝,除了影响树木造型与生命力之外,领角鸮、飞鼠也不再来了。
大部分人不以为意,但就生态教育立场而言,这就是一堂课,校园玉兰树就是一个生态系,这个生态系建立起来要好长一段时间,但破坏与瓦解却是瞬间完成。
领角鸮休息中
也在玉兰树上休息的飞鼠
此外,野蜂在校园中因与人的冲突而被牺牲的尤胜蛇类,这难题更引我深思。
今年一如往常,我以四堂课完成“不再闻蜂色变”这一单元,除了认识虎头蜂之外,也走出教室实地观察各种长脚蜂、泥壶蜂、细腰蜂的蜂巢样式与蜂后、工蜂等成员。这单元的教学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克服恐惧,和平相处”。
我告诉孩子,恐惧感的克服难度因人而异,有些人还是害怕,所以心态上要先屏除“害怕、讨厌的就该死”这种观念。互相忍让是必要的,因为地球不是人类独有,而是天地万物所共有。
我在校园里的角色,有时形同是“魔鬼代言人”,我为众人眼中的魔鬼生物说尽好话,却不一定能挽回什么。
体育课时孩子的球还是砸到长脚蜂蜂巢了,捡球的孩子被叮了,蜂巢就被除了。许多生物却都是因“以防万一”而牺牲的,我当然明白存活和演化的原理部分相同,都需要运气,却不希望对于万物众生的命运仅剩祝福的能力。
我想,我会坚持继续当生态系的“魔鬼代言人”吧,因为,唯有如此,内心才得以无愧而平静,无魔鬼之黑暗如影随形。
◑
我还有多少影响力
今年,我开始带着自然观察社社团成员认识与移除入侵种——荔枝椿象。
除了让学生了解它对无患子科等植物会造成危害,并在惊吓时会分泌出对人体有毒害的臭液,之外,也要懂得防范未然。
校园共有两株台湾栾树三株龙眼,锁定这五棵树及其附近,利用春季的产卵高峰期,共移除一两百个卵及一龄幼虫。荔枝椿象一年一个世代,雌虫交尾后会在食草植株附近或其叶背上产卵,每次最多14粒,一生产卵约5-10次,也就是说一对成虫一年约可产生一百个子代。
孩子会在移除行动中体会入侵种的害处,进而更理解不随便放生外来种的重要。
此外,也耳闻台湾猕猴族群已经来到学校附近小区。我首重预防,猕猴还未出现校园之前就先加强教育孩子“不喂食、不干扰、不接触”三不原则,并建议看猴子要像“赏鸟”般,唯有如此才可能和平共存的。
年资很高的我深刻体会,是“老师”这工作一路领着我追求人生的核心价值“专业、敬业、乐业”,也从工作中揣摩出贡献所学,成就教育的生命意义。
但退休年限逐渐逼近,未来的几年我还能教好多少个孩子?虽然明知教师仅是播种的角色,教育的改变也无法速成,必须一点一滴落实到课堂中、生活上,时间久了才能看到种子发芽,接着看见一棵树长大,但我的理想当然还是欣见一片森林。
为了理想中的这片森林,2016年我将课程内容结集成“生物课好好玩”一书,幸运地得到了当年“台北市立图书馆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香港第14届小学生书丛榜好书”。每一奖项都不是为了个人光环,仅仅希望继续散播生态教育的种子。
文章写到尾声,心情五味杂陈,内心最想以文字表达的除了传承之心外,更是感念一路走来协助过我的诸多贵人。
我怀抱感恩的心,在一个小型国中深耕三十多载寒暑,接近尾声时格外珍惜能贡献所学的每一天,感谢这片小而美的土地,感谢学校团队。
台北市立图书馆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
时间这把不朽之刃,持续在我的额头、眼尾细腻地刻下风霜,染白华发。遥念远逝青春,欣见山坡仍绿、溪流生趣盎然,我守护的生态理想微微闪烁一丝光芒。
- END -
作者丨李曼韵
编辑丨田佩
星教师投稿邮箱
xingjiaoshi@dett.cn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点击图片,或“阅读原文”,一键Get